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ISSN 1001-9154 CN 51-1097/G8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特稿
    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
    鲍明晓
    2022 (2):  1-5.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1
    摘要 ( 1354 )   PDF(1197KB) ( 829 )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筑基蓄力的关键阶段。当前中国体育发展面临比较复杂的外部环境,存在制约体育高质量发展一系列短板和问题。文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互叠加给中国体育发展带来的影响,当下有哪些短板和问题制约中国体育发展,以及今后中国体育改革应关注的议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强国建设中依法治体的路径研究
    马宏俊
    2022 (2):  6-17.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2
    摘要 ( 281 )   PDF(1352KB) ( 594 )  
    体育强国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体育强国要求依法治体。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发现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征程中体育法治存在体育法制体系不完善、重点领域的“放管服”不彻底,执法机制不畅通,体育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不强、监督体制不完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统筹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应当完善体育法律法规、巩固法治政府成果、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健全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组织保障落实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奥林匹克文化
    以善治促自治——《奥林匹克2020+5议程》自治与善治改革新动向研究
    黄璐
    2022 (2):  18-23.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3
    摘要 ( 216 )   PDF(1243KB) ( 571 )  
    以善治改革促进行业自治,是国际奥委会全面深化治理改革的时代选择,包括遵循“善治基本通则”、透明、廉正、制衡等要素。《奥林匹克2020+5议程》以善治促自治的改革路径包括:促进利益相关者各方遵守奥林匹克善治普适标准;夯实透明度第一道防线,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开放与共享;启动奥林匹克善治实践评估,评建结合助推奥林匹克运动新发展;以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和示范性建设成果,提升组织公信力与话语权;健全奥林匹克运动民主、问责、制衡一体化机制;提升奥林匹克运动治理绩效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奥林匹克治理体系的时代窘境与纾困之道
    任振朋, 王润斌
    2022 (2):  24-30.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4
    摘要 ( 267 )   PDF(1392KB) ( 530 )  
    国际奥委会对东京2020奥运会延期举办的草率、仓促决策,放大国际体育自治体系的缺陷以及凸显组织治理能力不足。同时也暴露出国际奥委会领导下的奥林匹克治理体系面临着治理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和政治斗争愈加激烈,治理客体(问题)不断扩大化与复杂化发展,治理价值呈现“善治”理念的缺失与色彩浓厚的“人治”,规制文本约束力不断弱化,治理效果评估标准缺失等时代窘境。国际奥委会在短期内通过缓解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财政危机以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疫情影响,中期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善治改革从而强化领导力和号召力逐步提升治理能力,长期谋划引领多元化治理主体协同合作构建奥林匹克共同体,以此促进奥林匹克治理体系新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场馆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改革研究
    陈元欣, 邱茜, 杨金娥, 姬庆
    2022 (2):  31-37.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5
    摘要 ( 237 )   PDF(1247KB) ( 496 )  
    采用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改革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场馆运营机制改革必要性与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改革模式、竞标机制、激励机制、合约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场馆运营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制度设计。场馆运营机制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坚持公益性、引入市场机制与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并行、配套政策的衔接、改革模式与年限设计、改革的灵活性、事企不分以及分流人员妥善安置等问题,提出鼓励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机制改革工作;分类编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操作指南,加大机制改革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场馆运营管理示范合同,规范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健全场馆改革竞标机制,培育场馆运营市场主体;完善场馆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履约监管;合理安置分流人员,加强专业人才引进等推进场馆运营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数据时代智慧体育场所运动数据的权属配置
    彭官棋
    2022 (2):  38-42.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6
    摘要 ( 202 )   PDF(1196KB) ( 467 )  
    大数据时代,智慧体育场所生成并存储了海量的运动数据,赋予体育场所和运动主体数据财产权有利于实现维系运动数据生成、利用和流动激励的经济目标以及保护运动主体人格尊严的伦理目标,体育场所和运动主体之间就运动数据的权属配置应当契合公平正义的法理目标。类型化视角下,按照数据的来源和性质,运动数据形成原生性——伴生性——衍生性的三层数据结构,基于各主体在运动数据生成中的劳动量与贡献率的差别,不同类型运动数据的权属分配应体现差异性:运动主体对原生性运动数据享有完整性所有权,运动主体和体育场所间就伴生性运动数据遵循“所有权——用益权”的权益分配机制,体育场所单独享有对衍生性运动数据的所有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身体观与体育
    西方传媒与男性身体形象研究综述
    杨雪, 容浩, 雷彬
    2022 (2):  43-49.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7
    摘要 ( 224 )   PDF(1506KB) ( 586 )  
    男性身体形象塑造是西方性别与身体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相关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架构媒介效应的综合模型,对未来研究做以预判。文献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议题丰富,主要聚焦男性身体形象的媒体表征、媒体对男性身体形象建构的结果、影响因素以及建构过程几个维度;媒体理想身体的内化以及频繁的社会比较是媒体建构作用生成的内在机制;自我图示、自我差异及客体化理论构成了该研究主题的理论框架;建构媒体影响男性身体形象塑造的综合模型,为身体意向失调预测因素的探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方案;定量研究范式是该研究领域的主流,定性研究则是初露头角;研究样本多样化、多变量交互作用的考察、以及性别差异与个体经历的关注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体育教育场域中女子身体生成考察
    张连磊, 梁诚, 王健
    2022 (2):  50-55.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8
    摘要 ( 194 )   PDF(1240KB) ( 473 )  
    身体作为历史、社会、文化及教育的载体,始终处于生成之中。在中国近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体育教育场域中的女子身体呈现出多种生成形态:健体强国取向的从属身体、国民身份与男女平等取向的觉醒身体、健康健美取向的塑造身体、师资培养与运动竞赛取向的专业身体。女子身体的生成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实现的,取得民族独立、推进中国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话语并不是唯一动力因素,女权运动及教育近代化发展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其间,束缚与解放、被动与主动共同存在,表现出女子身体生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使我们从另一种视角认识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展现了其立体、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组织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网络体育组织分析
    于显洋, 徐有彬
    2022 (2):  56-61.  doi: 10.15942/j.jcsu.2022.02.009
    摘要 ( 189 )   PDF(1236KB) ( 655 )  
    网络体育组织近年来蓬勃发展,成为新时代全民健身新的组织方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下,梳理网络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以AGIL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网络体育组织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体育活动,旨在为人们提供线上交流平台和满足体育参与需求;组织整合方式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的自主参与,但其组织化程度低限制组织整合效能的发挥;组织模式维持依靠共同体育趣味和组织制度规范,正式制度规范建设薄弱使组织模式维持功能受影响。网络体育组织的发展需从优化外部社会环境、加强内部组织规范建设、提升组织专业技能等方面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体育社会团体的人权责任
    于亮
    2022 (2):  62-67.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0
    摘要 ( 188 )   PDF(1238KB) ( 452 )  
    商业与人权法律框架可以适用于体育运动俱乐部等纯商业运营的体育组织,但排除了社会团体类体育组织。体育社会团体拥有的组织性权力对人权的享有构成威胁。国际人权话语体系正试图纠正体育社团自治引发的负面问题。首先,以国际足联为代表的部分体育社团主动承诺尊重和促进人权。再次,人权水平效力的理论进路可以证成体育社团的人权责任。体育社团有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义务,并在自愿原则上承担实现人权的义务。体育社团人权责任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体育仲裁及其司法监督机制实现,更有望借助新兴的商业与人权仲裁机制实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钩后体育协会内部监察对象的界定标准
    王小光
    2022 (2):  68-73.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1
    摘要 ( 270 )   PDF(1237KB) ( 504 )  
    体育协会脱钩改革后实现独立和实体化运营,根据法律法规授权或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公共事务,其内部从事公务人员属于监察对象。《监察法》以行使公权力作为监察对象的核心特征,体育协会所行使之《监察法》层面公权力应进行限制解释,因其本质上是以社会公权力为外在形式的国家公权力。体育协会内部存在“国家授权”的公权力和自治权,两类权力边界存在动态变化,内部人员身份多样复杂,应在充分考虑体育协会特殊性基础上界定监察对象。在明确体育协会内部权力边界基础上,以公权力、岗位权责和监管国有资产为标准,可将体育协会中的监察对象分为在特定岗位上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和临时聘任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并涵盖外籍人员等实质行使公权力的人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文化
    20世纪后半叶中华武术发展中的“第一粒扣子”探寻
    杨建营, 颜世亮
    2022 (2):  74-79.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2
    摘要 ( 245 )   PDF(1234KB) ( 597 )  
    为探析中华武术发展中问题重重的根本原因,文章借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扣子论”为观察视角,剖析了60多年前中华武术发展历程中的“第一粒扣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世纪前期,中华武术因其承担着“铸就中国文化之脊”的重任与“强健身体,培育精神,拯救文化,复兴民族”的初心和时代使命被推上历史舞台受到重视; (2)20世纪中期,在“破旧立新,肃清封建残余”的思想影响下,中华武术被全方位改造,破除了传统武术拳种,摈弃了武术技击对抗,忽略了武术特有的精神教育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锻炼身体的实用价值”和“树立优美形象”为价值定位而重新创编以艺术表现为价值取向的“新武术”。在改造前,时人虽然经过了大讨论,绝大多数学者对此强烈反对,但建议并未被采纳,最终以行政权威而定论,从而“扣错了新中国武术发展的第一粒扣子”;(3)新时代,要使中华武术走出问题重重的困境,当务之急即是以史为鉴,以邻为鉴,重新扣好中华武术发展的“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术文化的榫卯连接与涡旋重构
    张晶, 周嵩山, 陈青
    2022 (2):  80-85.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3
    摘要 ( 198 )   PDF(1237KB) ( 583 )  
    习武人巧妙地借助对象性活动、善良意志、生命塑造、师徒关系、文化拳理、抽象意蕴等独特、复合榫卯,将武术充分地与社会、文化广泛交融,形成了拥有多元支点的身体文化。武术特有的身心并育、生命至上榫卯创建了武术文化的结构框架,并以中国化的身体实践完善着结构主义理论体系。然而,武术进入当代,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不可替代性,说明武术的部分榫卯被解构。如何重构,这是时代赋予武术的重大命题。研究认为武术经过文化涡旋,动态地寻找、锚定当代生命塑造系泊处,凝聚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以搏塑人”武术,榫入人力健康身体资本链,卯为武术文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共生理论下的中国体育舞蹈百年发展研究
    段增光, 何颖, 邱建钢, 戴郁珠
    2022 (2):  86-92.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4
    摘要 ( 196 )   PDF(1258KB) ( 557 )  
    体育舞蹈舶来中国百年有余,世纪变迁中逐渐凸显了其与中国文化互嵌共生的实践表象与学理诉求。文章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共生启示。通过系统挖掘、补充、整理体育舞蹈在中国的世纪变迁与生态图景,提出以“本能生命意识、历史文化意识、社会文化意识、内在自由意识”为基本样貌的体育舞蹈文化生成生态。理顺了体育舞蹈与中国文化共生的环境基础,初步建构了体育舞蹈与中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在“艺术创作、民族互鉴、学校发展、体育参与”维度的多元共生模式,为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路径导引与创新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训练与运动人体科学
    中国女排竞技成绩影响因素——基于2013-2021奥运周期的阶段性实践探究
    石翔宇
    2022 (2):  93-99.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5
    摘要 ( 667 )   PDF(2172KB) ( 632 )  
    纵观中国女排几十年奋斗历程,有辉煌、有低谷、有波动、有巅峰,其竞技成绩长期受到国人的热切关注。进入新时代,中国女排在训练、比赛和国家队建设等方面有了更好的探索,在训练手段、比赛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有益创新,赢得了世界关注,而东京2020奥运会的“失利”,使影响竞技成绩的系列因素更引发深思。文章围绕中国女排在里约2016奥运周期(2013-2016)、东京2020奥运周期(2017-2021)33场国际比赛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教训进行阶段性总结,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探究这两个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竞技成绩的影响因素。为稳定保持中国女排巅峰实力,研究提出中国女排要高度重视竞技成绩的比拼归根结底是技术和人才比拼的竞技逻辑,要充分发挥联赛的育才作用,抓牢技战术以及教练员、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底层建设,延续、拓展中国女排发展优势,持续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竞赛规则演变对排舞赛事影响及优化路径研究
    王艳, 杨慧
    2022 (2):  100-103.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6
    摘要 ( 529 )   PDF(1175KB) ( 567 )  
    排舞作为一项新兴的大众体育项目,为推进全民健身和提高国民健康体质提供了新的锻炼方式。排舞竞赛是推动排舞项目在全国普及发展的着力点,发掘我国排舞赛事面临的挑战,巩固完善排舞竞赛规则,进一步探索排舞赛事优化路径,以此助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2013版、2017版、2021版全国排舞竞赛评分规则进行对比分析,综合3版评分规则的主要特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排舞竞赛水平及赛事优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认为赛事优化路径主要体现在:全方位考虑赛事体系,加强全局战略思维,统筹发展赛事项目;健全赛事评分要素,明确规则评判重点,创新引领全民参与;促使裁判员提升自身执裁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进一步推进裁判队伍建设,切实保障竞赛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美国5~12岁儿童课外身体活动综合干预的特点与启示——以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为例
    袁广锋, 李明达, 张水顺, 郑祥荣, 陈明祥, 何雅文
    2022 (2):  104-109.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7
    摘要 ( 769 )   PDF(1247KB) ( 624 )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4个学区11所公立小学、9个居民住宅区、8个社区休闲中心、公园和学校儿童游乐场33个进行为期2年参与式观察,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发现美国5~12岁儿童课外身体活动综合干预有以下特点:个体层面,让儿童“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人际层面, 创建“体育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的亲密关系圈;社区层面,营造了“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区生态支持网络;社会层面,创建了跨界、联动、高效的政策执行系统。对我国启示:学界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的儿童课外身体活动的实践研究;政府要协调各相关部门构建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政策执行机制;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联动是提高儿童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学校和社区要增建具有多种健身功能的室外儿童游乐场地设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校体育学
    经验本位:博比特体育课程观的价值定位、思维框架与现实启示
    邵天逸
    2022 (2):  110-116.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8
    摘要 ( 923 )   PDF(1283KB) ( 810 )  
    引鉴国外教育家教育理论及其体育观有助于开拓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与逻辑思辨法探讨现代课程论开创者博比特体育课程观的由来、价值定位、核心内容及当代启示。研究认为,博比特的体育观源于20世纪初美国社会效率思想的影响、斯宾塞与霍尔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个人实地调研的思考,“经验本位”是博比特体育课程观的立论基点,博比特体育观的核心内容为:人类身体能量交换如同蓄水池水流进出;游戏的教育价值在于维系人格;重现疾病抗争史视角是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博比特体育观的现实启示:为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重视学校体育“体育品德”维系机制的探索,关注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深度学习概念框架的构建
    王芦英, 朱伟强
    2022 (2):  117-122.  doi: 10.15942/j.jcsu.2022.02.019
    摘要 ( 636 )   PDF(1406KB) ( 601 )  
    文章分析与归纳当前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现存突出问题,梳理深度学习概念的发轫与演进,并依据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界定了体育深度学习的操作性定义,建构、论证并解读了体育深度学习的概念维度框架。进一步明晰了体育深度学习区别于传统体育学习的关键特质,以及提出了在该框架下学生因深度参与所应达成的“七有标准”,进而使体育课回归“育人”本质,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博士研究生专栏
    低强度卧推加压训练对肌肉激活程度和主观疲劳度的影响
    车同同, 李志远, 赵之光, 魏文哲, 孙科, 陈冲
    2022 (2):  123-130.  doi: 10.15942/j.jcsu.2022.02.020
    摘要 ( 657 )   PDF(2654KB) ( 566 )  
    目的:研究低强度卧推加压训练对上臂和胸大肌肌肉激活程度和主观疲劳度的急性影响。方法:募集10名篮球大学生运动员,在加压和不加压的条件下,进行4组卧推练习,第1组重复30次,其余均为15次,负荷重量为30% 1 RM。采用专用加压训练设备,将加压捆绑定在上臂近端,捆绑压30 mmHg,充气压160 mmHg。在加压训练方案实施前后进行4次测试,整个练习过程中,采集右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和胸大肌表面肌电信号指标,并计算每次练习时的平均均方根振幅值(Root mean square, RMS)和中值频率值(Median frequency,MF)。同时,在各组加压训练完成后,进行主观疲劳度测试。结果:(1)训练方案实施后,加压组上肢围度增长率显著大于非加压组(P<0.01);(2)加压组肱三头肌和胸大肌在最大自主收缩时的RMS值显著大于非加压组(P<0.05);(3)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和胸大肌的表面肌电RMS值在训练方案实施后和除压后均显著大于非加压组(P<0.05);(4)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第2、3、4组,三角肌前束在第4组,胸大肌在第3、4组训练过程中的RMS值显著大于非加压组(P<0.05);(5)4组练习和除压后的主观疲劳度均显著大于非加压组(P<0.05)。结论:低强度卧推加压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原动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和胸大肌激活程度,训练过程中肌电活动的增强是通过四肢肌肉和躯干肌肉协同作用来实现的。低强度卧推加压训练较无加压时主观疲劳感更强,且上臂围度增大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集成DEMATEL-ISM的体育赛事新媒体版权开发影响因素研究
    王文龙, 崔佳琦, 米靖, 邢金明
    2022 (2):  131-137.  doi: 10.15942/j.jcsu.2022.02.021
    摘要 ( 617 )   PDF(1550KB) ( 523 )  
    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促进了体育赛事新媒体版权市场的繁荣发展。众多投资企业斥巨资购买的赛事新媒体版权如何赚回成本并实现盈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识别与确定体育赛事新媒体版权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意义重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提取体育赛事新媒体版权开发12个影响因素,通过决策试验分析法(DEMATEL)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使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建构体育赛事新媒体版权开发影响因素多层递阶结构模型,从而实现对影响因素系统中因素的重要程度、因果性质以及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与层次结构的全面把握。研究表明:营销策略与手段、平台运营资金、用户品牌忠诚度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与定位是体育赛事新媒体版权开发的核心影响因素;12个影响因素中包含4个原因指标和8个结果指标;ISM模型将影响因素系统划分为4个层次,其中用户品牌忠诚度、体育赛事版权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影响因素,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与定位则是根源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路与展望
    张祥府, 孙晋海, 代刚
    2022 (2):  138-142.  doi: 10.15942/j.jcsu.2022.02.022
    摘要 ( 679 )   PDF(1219KB) ( 534 )  
    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与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思想,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依托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其蕴含的共同体是从业余体校间有机联合到中小学与业余体校有机联合,再到多元办学主体有机联合,到现在以校园为载体的中小学、俱乐部与体校有机联合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中形成与发展的(2)在实践逻辑上表现为以业余训练为纽带联结将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促成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共同体培养,以青训为基础将体育、教育与社会有机融合,促成体育、教育与社会共同体培养,以校园足球为试点将体育、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全面塑成体育、教育与社会共同体培养(3)未来共同体视域下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应继续坚持以业余训练为主体,深化体教融合,深化体校改革,促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共同体的科学发展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址:中国 · 四川省成都市体院路2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095371 E-mail:cdtyxb1960@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