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VR技术对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出弯道技战术的研究
王杨, 周继和, 王帅, 刘国辉
2020 (4):
108-113.
doi: 10.15942/j.jcsu.2020.04.017
摘要
(
2005 )
PDF(1381KB)
(
1371
)
武大靖是我国现役男子短道速滑的领军人物,在平昌冬奥会上获得了短道速滑男子500 m金牌。短道速滑出弯道滑行在技术和战术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使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2017-2018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男子500 m决赛进行现场拍摄,解析出武大靖本场比赛夺冠的出弯道滑行动作技术的运动学参数,利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法(3D VR技术)对动作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探究世界优秀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出弯道技战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1)武大靖出弯道的滑行轨迹逐渐偏离赛道,在出弯道最后时刻偏离赛道4.59 m,速度为13.13 m/s,实现了既保持滑行速度继续领滑又尽可能减少滑行路程的需求。(2)武大靖出弯道滑行内倾角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以避免摔倒并尽量减缓速度下降,保持领先位置。(3)武大靖在右脚蹬离冰面时刻和左脚蹬离冰面时刻躯干角较小,在右脚着冰时刻和左脚着冰时刻躯干角较大,即在单脚支撑阶段躯干姿势较低,双脚支撑阶段躯干姿势较高。(4)武大靖在第一次双脚支撑阶段的右腿蹬冰幅度小于第二次双脚支撑阶段的左腿蹬冰幅度。(5)武大靖左腿蹬冰角始终小于右腿蹬冰角,并且左腿蹬冰角的变化幅度小于右腿蹬冰角。(6)武大靖出弯道滑行重心逐渐增高,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强;四个阶段的平均速度保持较好;双脚支撑阶段比单脚支撑阶段用时更短。武大靖具备较好的出弯道技战术能力,出弯道动作值得借鉴。建议他在不破坏动作结构和比赛节奏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较小的躯干角,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保持高速滑行。另外,要适当减小右脚蹬离冰面时刻右腿蹬冰角的角度,有利于增强蹬冰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