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许杰,黄巧婷,谢敏豪,严翊,林家仕
2018 (4):
121-126.
doi: 10.15942/j.jcsu.2018.04.020
摘要
(
714 )
PDF(1239KB)
(
1527
)
目的: 通过12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从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角度,研究运动改善心肺耐力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40 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小强度运动组(50% O2max)、中强度运动组(65% O2max)、大强度运动组(80% O2max),每组10只。经3天适应性训练后测试大鼠最大摄氧量。运动组大鼠每天训练1 h,每周5天,共12周。训练期间每隔2周测试一次最大摄氧量。经过12周训练,于最后一次运动后48 h宰杀所有大鼠,取比目鱼肌(右侧)。采用RT-qPCR法测定AMPK、PGC-1α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AMPK、PGC-1α、磷酸化AMPK蛋白表达。结果: 65% O2max组和80% O2max组最大摄氧量提升较快,而50% O2max组在干预后期才出现明显升高;12周运动干预后,50% O2max组和80% O2max组PGC-1α mRNA表达显著高于安静组和中强度组(P<0.01),安静组和80% O2max组AMPK mRNA表达显著低于中强度组(P<0.05,P<0.01);运动组PGC-1α蛋白表达高于安静组,其中65% O2max组相比安静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MPK蛋白表达组间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中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磷酸化AMPK相比安静组有所增加,大强度运动组增加幅度更大,显著高于安静组和小强度运动组(P<0.05)。结论: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骨骼肌磷酸化AMPK表达增加;运动强度越大不代表PGC-1α蛋白表达会越高;中强度运动对AMPK/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可能更有益于心肺耐力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