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ISSN 1001-9154 CN 51-1097/G8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论坛
    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变化发展的深层动因
    于善旭
    2014 (1):  1-6. 
    摘要 ( 803 )   PDF(768KB) ( 1910 )  
    自1993年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经历了2001年出台《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和2011年诞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变化发展过程。论文对该制度变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变量进行综合考察,从解决法律制度公共产品供给矛盾、否定和创新对制度调整优化的双重驱动、修改完善作为持续性立法活动和制度建设的历史过程、多元利益关系博弈的制度选择的多个视角,探究和揭示了促就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变化发展的深层动因,以提升相关工作与思考的理性境界,把握好该制度建设的必须姿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
    王家宏
    2014 (1):  7-11. 
    摘要 ( 815 )   PDF(764KB) ( 1815 )  
    全面把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对于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体育服务高效、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其内涵主要指政府部门、市场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为满足公民及其组织需要的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与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其特征主要包括系统性、公共性、统筹性、服务性、保障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等;价值取向指要注重共享和参与、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以及实现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的有效互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研究
    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流派辨析
    魏 伟
    2014 (1):  12-14. 
    摘要 ( 737 )   PDF(755KB) ( 1621 )  
    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路径体现为三大主流学派之间的博弈。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国后现代主义学派是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源泉,不仅有许多专门从事体育文化研究的学者,三大学派的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有与体育文化相关的论述。在这之外,美国、北欧等学派和逐渐崛起的亚洲学派也都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体育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体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元世界与世纪中国:百年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审视
    王宏江,
    2014 (1):  15-19. 
    摘要 ( 697 )   PDF(771KB) ( 1772 )  
    以历史学、文化传播学视角,梳理了晚清、民国至新中国百余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历程,探讨了作为异质文化形态的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产生的文化冲突和适应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动因及各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的意义,反思了各类主体、体育组织和媒介等体育文化建设内部因素在各关键节点、典型事件中的作用、教训和历史性贡献。以期为中国体育文化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当代体育文化,创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世界体育文化格局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热点问题分析与展望
    陈振勇
    2014 (1):  20-24. 
    摘要 ( 724 )   PDF(770KB) ( 1728 )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和内容较为丰富,近年来以社会学和文化学视角研究成果居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相对较少,对当代社会存在的价值功能研究相对匮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为主的文化政治功能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承·创新·抉择:关于体育文化产业的思考
    郑宇
    2014 (1):  25-27. 
    摘要 ( 749 )   PDF(757KB) ( 1660 )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认为现代体育同时具有“文化性”与“产业性”,体育文化实现产业化是一个必然过程。提出了应强化政府的顶层设计职能、要以适度超前的战略视野创造发展条件、要以社会承受力为标准规划体育文化产业定位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论现代体育之“超越”品格——从身体整体论到身体个人主义
    高 强
    2014 (1):  28-33. 
    摘要 ( 702 )   PDF(786KB) ( 1792 )  
    “超越”品格是现代体育的一个代表性符号。文章通过哲学人类学的知识批判和谱系分析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解析出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蕴涵着身体整体论到现代社会中蕴涵的身体个人主义这一社会观念的转变过程。在身体整体论社会观念主导下的古希腊体育运动追求“完美”的品格,追求人的身体、自然和群体的和谐;中世纪是身体整体论与身体个人主义的交替时代,区别于自然的“个人的身体”被逐渐打造出来,但是个体还是被绑缚在社会集体之上;最后在身体个人主义繁盛的现代社会中,“超越”品格在现代体育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具体展示为个体概念的充分形成、体育技术的发展和“优秀”概念的解读。以此为基础凸显哲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体育中身体问题的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的数字化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
    黄 滨,高 俊
    2014 (1):  34-38. 
    摘要 ( 720 )   PDF(811KB) ( 1699 )  
    运用科技哲学、文化学学科理论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数字科技时代体育数字化发展的创新变革进行解析。认为体育与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是人类不断认识、发展、完善自身的历史必然,它具有科学技术思维整合、科学技术方法交互和科学技术工具实践的创新特征,并以时空新秩序的创新发展改变了对人生命本质的探索言式,对优化运动技术、提高体育管理效率、丰富体育社会供给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分区域推进发展研究——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
    邓跃宁,杨 英,李 峰,王 晖,刘仁健
    2014 (1):  39-42. 
    摘要 ( 665 )   PDF(787KB) ( 1548 )  
    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以农村行政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对四川农村村级体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四川农村区域之间村级体育呈非均衡性的发展状态。四川农村体育发展要把握成渝经济区建设、“多点多极支撑”等重大发展机遇,以行政村为抓手,推进成都平原地区、新农村试点地区、城市周边、近郊区等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形成“集化区”“增长极”和“示范效应”;加快建设沿长江、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通道发展带”,发展“丘陵村级体育组织联合体”;推进盆周及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的扶贫开发,建设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综合发展的试验区;打造地震灾区村级体育振兴发展模式和川西高原民族民俗体育发展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国武术体育化进程的文化反思
    冉学东
    2014 (1):  43-48. 
    摘要 ( 703 )   PDF(780KB) ( 1637 )  
    在回顾近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融合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武术百年“体育化”变迁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体育文化引领着近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文化责任,选择了模仿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中国武术百年体育化变迁的“文化真实”。然而,从属于体育学科范畴下的武术发展思路,造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异化,导致了武术文化个性的消失,并使人们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文化误读。体育学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必须树立自身独特的眼光,从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以宽广的视野和世界的胸怀,超越西方体育的文化陷阱,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前提下,促使武术文化的世界性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文化与原始文字——基于甲骨文与东巴文的身体哲学比较研究
    武海潭,陈秀清,季浏
    2014 (1):  49-53. 
    摘要 ( 672 )   PDF(796KB) ( 1442 )  
    依托文化学、哲学和文字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根据原始文字的创制差异,研究汉族先民和纳西族先民身体哲学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探索身体文化对原始文明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甲骨文和东巴文中利用人体所造之字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都表现出浓郁的“人本精神”思想意识;但是受到“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思想差异的影响,采用了不同的造字倾向:甲骨文中以压倒性的优势使用人体侧身之像,东巴文以压倒性的优势使用人体正身之像。提出建议,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始陶器舞蹈纹的文化意蕴探析
    宋迎东
    2014 (1):  54-59. 
    摘要 ( 755 )   PDF(1081KB) ( 1724 )  
    文章在概况介绍原始舞蹈纹陶器的文化类型及其分期的基础上,结合寓意明确的考古学相似文化器物的文化意蕴,对原始陶器舞蹈纹的文化意蕴进行剖析。分析认为:舞蹈纹陶器中人物的头饰或尾饰,应当是舞蹈人物所在氏族的图腾象征,是氏族成员们身着自己氏族特有的图腾装束,载歌载舞来祈祷渔猎丰收丰产的巫术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大足石刻造像看我国古代举重活动文化成因
    李旻,陈冬
    2014 (1):  60-62. 
    摘要 ( 783 )   PDF(769KB) ( 1785 )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大足北山石刻群中有关军事体育的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北山石刻造像中具有浓厚的古代军事举重活动元素,并认为古代举重活动的成因是受到了贵族阶级、军事文化、武举制度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人体科学
    立姿振动对男青年运动员肌肉疲劳进程的肌电效应
    徐树礼
    2014 (1):  63-67. 
    摘要 ( 718 )   PDF(828KB) ( 1652 )  
    通过线性和非线性两方面三种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立姿振动和传统训练肌肉疲劳进程中肌电的特征,探求疲劳程度较小的训练方法。28名运动员随机分组在传统或立姿振动条件下,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至力竭性疲劳状态,实时监测、记录肌电图后运算求值。结果显示,相应等级负荷时,振动时平均功率频率曲线与时间的斜率(MPFs)绝对值、近似熵和分维数的时间变化率均比传统的小,达到疲劳力竭时的时间均明显推迟,都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一次适当强度的立姿振动使机体疲劳推迟,立姿振动是疲劳程度较小的训练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操运动员单杠引体向上反手拉与颈后拉动作的肌电特征分析
    张霈,温杰,郭子明
    2014 (1):  68-73. 
    摘要 ( 706 )   PDF(887KB) ( 1752 )  
    研究运用遥测肌电和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天津市体操队19名男性体操运动员单杠引体向上反手宽握、中握和宽握颈后拉三个动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杠引体向上反手宽握与中握和宽握颈后拉三个动作对发展体操运动员背阔肌和肱桡肌起主导作用,运动单位的动员率也最高;三个动作对发展斜方肌和胸大肌的效果一致,无论是放电量或肌肉的激活程度相对稳定。反手宽握颈后拉动作对发展体操运动员肱二头肌和桡侧腕屈肌的作用效果和运动单位的激活率明显好于其他两种方法;反手中握对尺侧腕屈肌的作用效果优于反手宽握和宽握颈后拉;单杠引体向上反手宽握与中握和宽握颈后拉对发展桡侧腕屈肌的效果呈递增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着地技巧对膝关节负荷及其位置影响研究
    林宇峰,,李海伟,赵铠泽
    2014 (1):  74-78. 
    摘要 ( 676 )   PDF(976KB) ( 1443 )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着地技巧对关节负荷和位置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校20名女子足球专项学生,来完成两个预料外的任务(侧切和转身),分别运用两种着地技术(前脚和后脚着地)。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评定每个不同运动任务着地时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前脚着地技术侧切和转身任务时膝关节内收力矩显著高于后脚着地。在侧步闪躲侧切时,运用后脚着地技术时膝关节外翻显著增加,而转身时,运用前脚着地技术膝关节外翻明显。结论:不同的足部着地技术间的生物力学结果有着固有的区别。前脚着地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了膝关节内收力矩的负荷,也潜在性地对ACL产生了更大的张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分析
    金宗强,姜卫芬,鲍勇,赵培军
    2014 (1):  79-84. 
    摘要 ( 823 )   PDF(987KB) ( 1724 )  
    主要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五所中学的120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情况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分析,旨在揭示当前中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1)所测试的120节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属于中等。不同年级间心率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全课心率指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高一、初二、高三、高二、初一、初三。(2)从不同性别来看,男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为中等,但体育课的心率指数结构变化不合理;女生由于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生理负荷刺激偏低导致其全课心率指数等级为小负荷等级。(3)从不同教学内容看,体育课全课心率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球类、素质球类混合课、田径球类综合课、田径、健美操、武术。按运动负荷等级划分,前三者可以列为中等,而后三者则属于小负荷等级范围。可见,教学内容是影响体育课生理负荷量的主要因素,无论单独的球类课还是结合球类的混合课,对学生的生理负荷影响效果相对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项目训练教学理论与实践
    从历届世锦赛看中国田径的未来和发展——对莫斯科世锦赛的思考
    张莉清,冯树勇,白银川
    2014 (1):  85-88. 
    摘要 ( 715 )   PDF(768KB) ( 1638 )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历届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田径在历届世锦赛上参加项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男女参赛水平较世界田径强国有差距;历届世锦赛中国田径在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上缺乏竞争力,女子在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上有争金夺银的传统优势;男女运动员在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上有着与世界田径强国一较高下的传统优势。最后对中国田径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竞技武术套路B级“抛+接”类高难度动作445+8的运动学分析
    刘健,张峰枫,陈玉静
    2014 (1):  89-94. 
    摘要 ( 762 )   PDF(783KB) ( 1776 )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三维摄像解析法,获得比赛现场武术套路运动员完成445+8高难度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参数。并对成功完成的技术动作和失败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之间存在的差异,找出导致失败动作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址:中国 · 四川省成都市体院路2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095371 E-mail:cdtyxb1960@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