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ISSN 1001-9154 CN 51-1097/G8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3-15 上一期   
    特稿
    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共契、现实问题与实施策略
    张瑞林, 金礼杰, 王志文
    2025 (2):  1-8.  doi: 10.15942/j.jcsu.2025.02.01
    摘要 ( 53 )   PDF(611KB) ( 30 )  
    文章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研究内容,深入探究其过程的逻辑、问题及策略,旨在为新时代体育文化迭代升级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支撑。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现代科技赋能体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有助于丰富体育文化内容生产、更新体育文化演绎形式、开辟体育文化传播渠道、创新体育文化继承载体、刺激体育文化产品消费、提升体育文化治理能力。但在体育文化实践发展中,科技应用内生性认识不足,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业化发展矛盾亟须缓解,科技型人才供给机制有待完善。为此,应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加强科技创新统筹谋划,聚焦重点领域研发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体育科技人才培养,发挥标准建设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
    延伸·协同·赋能:AI推动巴黎奥运会视听传播高质量发展
    薛文婷, 李珈瑶, 冯奕超
    2025 (2):  9-17.  doi: 10.15942/j.jcsu.2025.02.02
    摘要 ( 51 )   PDF(647KB) ( 55 )  
    AI是人类智能器官的延伸与强化,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能与人类进行协同生产的新型行动者。基于国际奥委会对AI技术的“拥抱”态度及人机协同实践,巴黎奥运会成为全球AI创新成果的展示舞台。作为人类智慧的延伸与新质生产力,AI从媒体运行服务、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媒体转播等生产端,个性化推荐等分发端,沉浸式体验等消费端,极大赋能了巴黎奥运会的视听传播,推动了体育赛事传播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谷歌图书语料库大数据的百年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研究
    李骁天, 李温洁, 易剑东
    2025 (2):  18-28,42.  doi: 10.15942/j.jcsu.2025.02.03
    摘要 ( 50 )   PDF(32345KB) ( 27 )  
    对谷歌图书1900—2019年间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词汇进行检索,对人物分析、奥林匹克遗产、奥林匹克组织、各届奥运会、各体育单项联合会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各届国际奥委会主席在任职期间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奥林匹克遗产发展两极化,奥林匹克圣火传递的象征和意义更为直观,效果更佳;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组织中的主导位置对奥林匹克发展产生绝对影响;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奥运效应最大,且为后奥运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体育单项联合会中网球联合会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高,并拥有优秀的发展模式。在精准大数据的支持下,纵向横向地进行对比,使得奥林匹克相关的人物、遗产、组织、奥运会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更加清晰,增加了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角度和方式,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发展相关历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责任,国家荣誉”:中国滑手对滑板入奥态度的新家庭主义诠释
    昂晨, 胡孝乾
    2025 (2):  29-42.  doi: 10.15942/j.jcsu.2025.02.04
    摘要 ( 39 )   PDF(861KB) ( 25 )  
    全世界的滑手曾在不同时期以各种形式反对“滑板入奥”,中国滑手明显比西方滑手更倾向于支持滑板运动加入奥运会。本研究在新家庭主义的理论视角下,使用视频引发多重声音的民族志研究法,说明“家国”如何影响中国滑手的态度与亚文化参与方式,进而呈现中国青年和滑板文化的独特之处。研究表明:(1)在“倒置家庭”“亲密转向”的理论视角下,中国滑手在参与亚文化时因家庭规训而保持了更加温和灵活的态度,民间滑手在坚持滑板亚文化生活方式的过程之中也更多考量了家庭对于他们参与滑板运动/文化的态度。(2)在“实利主义”“利益共生”的理论视角下,“滑板入奥”为中国滑手提供了一种在中国语境下可以将这项运动合法化的权威话语,滑手借此向家庭展示更有利的个人发展预期,得以实现个人利益并“即兴创作家庭生活”。研究直接回应了西方学界关于滑板入奥滑手立场差异的疑问,发展了包含“家庭—国家”维度的新家庭主义诠释方式,并提出三方面建议:传承家国情怀优良美德、打造青年文化新兴高地和推动滑板入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就业的多维影响——基于我国体育上市公司数据
    徐开娟, 何劲松
    2025 (2):  43-54.  doi: 10.15942/j.jcsu.2025.02.05
    摘要 ( 44 )   PDF(772KB) ( 22 )  
    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领域产生深刻变革,但在体育领域相关实证分析较少。文章将就业数量、就业结构以及就业质量放在同一框架中,构建出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就业的多维影响机制。通过体育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就业影响结果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提高体育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优化体育产业就业结构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于提升体育产业就业质量的作用不明显。数字经济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基石,要提高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体育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数字体育人才引培,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就业的巨大潜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曾帅, 雷学会, 龙行年
    2025 (2):  55-61,71.  doi: 10.15942/j.jcsu.2025.02.06
    摘要 ( 47 )   PDF(995KB) ( 22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议题,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分紧要。研究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产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讨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正面临消解之势,产业化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研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即保护与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分类与整合:挖掘整理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内在活力;科学与效益: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保障生态与产业化间和谐发展;跨界与融合:兼收并蓄拓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通道;交流与品牌:共建共享推动产业化发展成果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坛先贤胡晓风:体育思想研究
    徐涛, 王雷
    2025 (2):  62-71.  doi: 10.15942/j.jcsu.2025.02.07
    摘要 ( 37 )   PDF(631KB) ( 22 )  
    胡晓风作为成都体育学院的首任党委书记和我国知名的体育理论研究学者,对成都体育学院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胡晓风的体育思想与历史贡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指出,胡晓风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的影响,总体呈现出:(1)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体育思想;(2)立足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大体育观;(3)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思想;(4)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体育管理思想。胡晓风在工作中主要做出了3个方面的贡献:(1)从特色学科建设、理论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改革3个方面主导并推动了成都体育学院的快速发展;(2)从体育概念辨析和学科体系完善2个方面促进了我国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3)有效推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传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问题”中的“思”与“史”: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与方法
    刘欣然, 林雯
    2025 (2):  72-80,102.  doi: 10.15942/j.jcsu.2025.02.08
    摘要 ( 39 )   PDF(1082KB) ( 27 )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思想史视野下,从历史轨迹与思想脉络出发,寻觅“思”与“史”的“元问题”,探讨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书写方法与书写主体,以期为体育思想史的书写提供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在体育思想史书写的梳理与阐释过程中,需要回答在体育思想史中,“思”何以可能与“史”何以是的问题,进而在体育思想史的“元问题”基点下,探讨“思”与“史”的意义凝合。在“元问题”的界说中,探讨体育思想史的书写范畴,需要从文本中对研究路径进行诠释,事件中对历史事实进行解析,人物中对思者意图进行呈现,观念中对所思追问产生共鸣,以便全面反映体育思想史的脉络与主题。在“元问题”的理路中,解析体育思想史的书写方法,需要从体育思想史的描述性写法、解释性写法、思辨性写法、批判性写法与连续性写法5个视角进行论证与叙述。体育思想史的书写主体源自于作者的洞见,需要在历史长河中回答体育思想史“作者是谁”的问题。书写是体育思想史的“元问题”,需要在“思”与“史”的交融中,深入到思想史“元问题”的秘境之中,阐释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与道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何以可为?——基于全国50个优秀案例的行动审思
    吴进, 杨宇航, 李利强, 孙有平
    2025 (2):  81-89.  doi: 10.15942/j.jcsu.2025.02.09
    摘要 ( 42 )   PDF(779KB) ( 24 )  
    扎实推动群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质效双增”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通过对2023年全国50个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文本的质性分析并结合COM-B分析模型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质增效行动的理论框架,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行动目标、行动措施与行动保障”作为核心范畴。研究发现,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质增效遵循激发运动健身动机、提高运动健身能力、创设运动健身机会、落实运动健身保障的行动逻辑主线。其中,激发运动健身动机是行动目标;在目标引领下,提高运动健身能力和创设运动健身环境构成了行动具体措施,且两者相互作用;落实运动健身保障为整个志愿服务提供了行动支撑。基于此,提出以情感体验为线索推进志愿服务精细化;以能力提升为中枢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以平台搭建为抓手推进志愿服务融合化;以制度保障为支撑推进志愿服务协同化,将为进一步实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宇宙赋能全民健身的逻辑理路与推进对策
    徐伟康
    2025 (2):  90-102.  doi: 10.15942/j.jcsu.2025.02.10
    摘要 ( 50 )   PDF(687KB) ( 26 )  
    元宇宙是信息化和虚拟化的必然趋势,其创构的虚实共生的全息数字世界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新质生产力”。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元宇宙对全民健身发展的赋能效应,并提出“元宇宙+全民健身”的推进方略。研究认为,元宇宙具有赋能全民健身个体参与,赋能全民健身关联产业发展,赋能全民健身治理革新的逻辑理路,但是元宇宙赋能全民健身发展在当下也面临着技术水平、市场环境和制度建构有待完善的现实困境。推动“元宇宙+全民健身”的应用,需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夯实完善,加强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培育场景牵引的市场体系,构筑协同发展的产业支撑,发挥宏观鼓励的制度效能,构建安全可信的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机制:再论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的乡村体育振兴
    田建强, 丁显明, 吴赛, 王子聪, 王家宏
    2025 (2):  103-113.  doi: 10.15942/j.jcsu.2025.02.11
    摘要 ( 47 )   PDF(826KB) ( 22 )  
    文章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例,深度剖析了其“以民为本”“以土入味”“以媒出圈”和“以点带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发掘出“乡土资源厚积”“村民深度参与”“媒介话语构建”“产业融合互动”和“跨界协同共生”5 个主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乡土资源厚积为“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村民深度参与这一关键行动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媒介话语构建则起中介作用,产业融合互动发挥着互动功能,跨界协同共生发挥着赋能作用。5个主范畴相互作用、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共同作用于“可持续发展机制”这一核心范畴。研究建议:坚守赛事“纯粹性”与“乡土气”;推动资源“特色化”与“集聚化”;打造“村”字号主题“产业化”与“超链接”;建立“村”字号赛事“超品牌”与“超经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模拟与提升路径研究
    胡用岗, 余利容, 杨成伟
    2025 (2):  114-124.  doi: 10.15942/j.jcsu.2025.02.12
    摘要 ( 45 )   PDF(4107KB) ( 19 )  
    为实现对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预判与诊断,精准把握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力度与方向,文章以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为系统变量,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系统动力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1)基准情景下的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增长速率较为缓慢,预计到2030年,执行力较2009年仅能提升178.8%;(2)政策共识、执行文化、执行协同、执行成效4个维度所包含的47个变量均能对政策执行力产生正向增强作用,但单一变量的提升效果较小且有限;(3)在政策执行初期提升执行协同的效果最为显著,到后期政策共识成为制约政策执行力上限的关键变量。基于此模型,可通过不同策略组合设计出政策共识与执行机构联动并行发展,执行文化与执行控制约束并行发展,达成共识、培育文化、完善机制、反馈成效全面发展等3条执行力提升路径,模拟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仿真效果,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者提高政策执行力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史与体育文化
    体育何以促进和平:冷战时期美苏田径对抗赛谈判的心态史考察
    顾帅, 于思远, 刘桂海
    2025 (2):  125-133.  doi: 10.15942/j.jcsu.2025.02.13
    摘要 ( 38 )   PDF(680KB) ( 20 )  
    冷战时期,美苏围绕两国田径对抗赛展开谈判,打造了体育式政治协商渠道与机制,不仅促成两国冷战下的首次“握手”与合作,更推动美国废除《麦卡伦-沃尔特法案》,催生了冷战时期首份美苏文化交流协议,进而引发两国多领域的合作,在两国形成良性竞合关系中发挥独特价值。论文借鉴心态史方法,考察了长达6年的田径对抗赛谈判过程,勾勒了美国首次相邀、苏联连续回邀、赛事合约达成的历史图景,认为美苏间数轮邀请与拒绝的循环反映了大国体育博弈心态的谨慎性与复杂性。冷战时期美苏体育交流与经济制裁、军备竞赛等有着本质区别,表现出方式和平性、过程公开性、结果合作性特征,也赋予了体育促进和平的价值内核。冷战时期美苏体育、政治的交互影响的史实,有助于认知体育参与大国博弈的动因、方式和机理,可为新时代新征程下体育服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逆写典范:日本弓道的文化反思与当代启示
    常显玲, 陈雨石, 贠琰
    2025 (2):  134-142.  doi: 10.15942/j.jcsu.2025.02.14
    摘要 ( 33 )   PDF(715KB) ( 22 )  
    长期以来,风靡世界的日本弓道被认为是集传统性、美学性、体育性、密契性于一体的东方文化典范。然而,文章结合历史实证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对日本弓道的存在基础进行全盘反思,认为:(1)弓道并非恒定的传统,而是被明治精英发明的传统。它裹挟了强烈的“民族圣像化”思潮,联姻了“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策略;(2)弓道之所以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文化现象,缘于:“单向度时代”对精神疗愈剂的需要;神秘主义者与文化嬉皮士的鼓噪;后福特时代激进的符号生产行为。鉴于现代弓道的一元化叙事早已在反历史的激进角色中背离了本国乃至亚洲射艺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唯有“逆写典范”,重新唤醒亚洲射艺“主体的多元性”与“输出的广泛性”的真正传统,方能够在多元、包容、平等、交流的去中心化叙事中真正促进人类的理解与和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语境中中国武术的民间集体书写——以维基百科中“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条目为例
    李正一, 罗诚迪, 李柏槐
    2025 (2):  143-150.  doi: 10.15942/j.jcsu.2025.02.15
    摘要 ( 39 )   PDF(565KB) ( 20 )  
    随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武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书写。文章对维基百科中英文条目“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的发展脉络、书写者群体、写作方式以及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协商和竞争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探讨了英语语境中对中国武术进行民间集体书写的特点,认为整体而言条目的书写是一个不断增长和完善但却一直“在路上”的过程,虽然书写本身带有明显的国际化和群体化特点,但核心写作群体的出现和维基百科的写作规则影响下的写作方式主导着各种观点的协商和竞争,并进而影响到写作的走向和文本的面貌。另外,研究认为写作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声音非常稀缺,非常必要在武术知识的国际普及过程中传递出中国认识和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校体育学与运动人体科学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的研制
    吴本连, 刘倩倩, 张海燕
    2025 (2):  151-160.  doi: 10.15942/j.jcsu.2025.02.16
    摘要 ( 38 )   PDF(1330KB) ( 21 )  
    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教师教育相关理论以及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研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量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绩效评价和质量提升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满意度的概念以及相关维度,并建立条目池;随后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完成量表条目初筛;最后运用初始量表进行测试,并分析项目鉴别度、区辨力、信度、效度等对量表进行科学性检验和修订。研制出的量表包括培训制度、培训资源、培训过程、培训服务和培训效果5个维度,共35个条目。分量表和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80~0.919之间(P<0.01),Cronbach’s α系数在0.754~0.904之间(P<0.01);各条目因子载荷在0.415~0.876之间,符合量表研制的测量学指标要求。该量表研制程序规范,信效度理想,可作为相关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的测评工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吕钶, 潘朝响, 吴傲, 欧阳凡
    2025 (2):  161-170.  doi: 10.15942/j.jcsu.2025.02.17
    摘要 ( 41 )   PDF(715KB) ( 23 )  
    目的:考察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与学生健康素养之间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的64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集614份有效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对学生健康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与学生健康素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在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正向预测学生健康素养的过程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质量受制于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知识的储备水平,因此,应加快完善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健康教育类课程体系,强化体育教师职后培育阶段的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构建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及监督机制,以此保障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等时替代模型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城市社区老年女性衰弱的关系研究
    吴双, 李婷, 张宪亮, 陈斯, 贺强
    2025 (2):  171-178.  doi: 10.15942/j.jcsu.2025.02.18
    摘要 ( 37 )   PDF(596KB) ( 23 )  
    目的:老年女性行为改变(如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与衰弱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等时替代模型模拟轻度身体活动 (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 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moderate-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替代等量久坐行为 (sedentary behavior, SEB),探究行为改变与老年女性衰弱的关联。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招募烟台市1 370名60~70岁的老年女性,最终1 099名受试者纳入本研究。采用三轴加速度计客观测量受试者每日MVPA、LPA和SEB。根据Fried 衰弱表型进行衰弱评估。分别采用3种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3种有序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单因素模型、分配模型和等时替代模型)来评估MVPA、LPA和SEB与老年女性衰弱的关系。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后,单因素模型发现MVPA和LPA均与更低的衰弱前期及衰弱风险显著相关,而SEB与更高的衰弱前期及衰弱风险显著相关。将MVPA、LPA和SEB都放入分配模型中,发现LPA与衰弱前期显著相关,但与衰弱无关;MVPA与衰弱前期和衰弱均显著相关;SEB与衰弱前期和衰弱无关。等时替代模型的结果发现:(1)增加30 min LPA替代等量的SEB,老年女性发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风险分别降低8%和7% ;(2)增加30 min MVPA替代等量的SEB,老年女性发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风险分别降低41%和47%;(3)增加30 min MVPA代替等量的LPA,老年女性发生衰弱前期和衰弱的风险分别降低35%和42%。结论:MVPA和LPA代替等量SEB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老年女性的衰弱状况。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MVPA替代SEB改善老年女性衰弱的效果优于LPA。建议老年女性尽量避免久坐行为,每天增加一定量的身体活动代替久坐,其中增加每天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代替久坐行为获益更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址:中国 · 四川省成都市体院路2号 邮编:610041  电话:028-85095371 E-mail:cdtyxb1960@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